1. 首页 > 经典文案

“中秋节的早晨"作文不少于350字 中秋节的早晨作文

“中秋节的早晨"作文不少于350字

中秋节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字串9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

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说起中秋节,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蛾奔月,嫦蛾偷了丈夫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许多说法。在较早的记载中,嫦蛾偷吃了仙丹,变成了癞蛤蟆,被叫月精,奔月后,嫦蛾住在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了。这就是中秋

几年级的

以“这方热土”为题 写一篇作文,数字为800字以上,内容是:有关莆田的文化,历史,任务,发展

《莆田最“热”》

莆田市为省辖市,位于福建沿海中部,东与台湾隔海相望,西、南与泉州市接壤,北和福州市毗邻。全市面积3781平方公里。人口323万,居民以汉族为主,其中归侨、侨眷17万多;另有数十万华侨分布于东南亚和南北美诸国;是福建主要侨乡之一。莆田市现辖城厢、涵江两区和莆田、仙游两县。气候属南亚热带,冬季短暂,年平均气温18℃-21℃,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4-12月。

莆田市自古有着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名人辈出,享有“文献之邦”美称。被誉为“地方戏的活化石”的莆仙戏,是我国地方戏曲的重要剧种。莆田市还是个著名的“田径之乡”,曾为国家培养出不少优秀田径运动员。 莆田是“海峡女神”妈祖的故乡,已成为台湾同胞和全世界妈祖信徒朝圣的圣地。

人口、宗教、民族

人口300万人,有汉、回、满、畲、壮、苗、瑶、土家等33个民族。还有旅居海外的华侨、华裔及莆籍港、澳、台同胞计60余万人,其中华侨、华裔47万人。

行政区划

�� 莆田市史称兴化、兴安,自古是闽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市,成为省辖市,现辖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陆域面积4200平方公里,人口300万。

历史沿革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福建省行政区重新划分。莆田、仙游隶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更名为晋江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晋江地区专员公署。1970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莆田、仙游二县由晋江专区划归闽侯专区管辖,1971年4月闽侯专区改为莆田专区,辖莆田、仙游、永泰、福清、闽侯、闽清、长乐、平潭8个县,同年6月,莆田专区更名为莆田地区,地区革命委员会机关从闽侯县螺州迁至莆田城关。1973年7月,闽侯县划归福州市辖。1979年1月,改“莆田地区革命委员会”为“莆田地区行政公署”,行署驻地和辖县不变。

�� 1983年5月,莆田地区行政公署撤消,并拆莆田地区的福清、永泰、平潭、长乐、闽清五县归福州市管辖。同年9月9日,基于开发湄洲湾的需要及兴化地区自然地理和社会历史的实际,经国务院批准建立莆田市,辖莆田、仙游二县和由原莆田县城厢镇、城郊公社及涵江镇、涵江公社分别组建的城厢、涵江二区。市人民政府驻城厢区。

自然地理

�� 莆田市地处福建沿海中部,位于东经118o27`-119o39`,北纬24o59`-25o46`,整个地势背山面海,西北部山峦叠嶂,中部丘陵起伏,东南部平原广阔与逶迤的木兰溪、延寿溪、秋芦溪构成了江南水乡。

城市建设

莆田古城经过不断改造和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规模达25平方公里,市政公用设施、住宅和服务设施迅速发展,日臻完善。

城市概况

�� 田市是福建省著名的粮果区。不仅荔枝、龙眼、枇把三果和以水果为主要原料的罐头驰名中外,而且还享有“蔗乡”之称,目前这里是全国重要产糖区之一。著名的兴化米粉已远销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莆田市位于兴化平原,地势平坦,水陆交通十分方便,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和内河运输网。城厢区与涵江区之间可通小汽轮,纵横境内的福厦公路及其支线,将本市同福、厦、漳、泉、三明等城市连成一体。

经济发展

�� 莆田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目前,工业已形成鞋革、电子、食品、机械、建材等支柱产业,“鞋城”、“电子城”、”啤酒城”、“工艺城”等称誉远播四方。

文化教育

�� 莆田市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长,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誉。而今,科技、文化、体育、教育、卫生事业引人瞩目,多次荣获“田径之乡”、“戏曲之乡”、“书画之乡”等光荣称号。全市有各类专业科技人员3万多人,科研机构9所。现有大中专学校19所,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150所,小学近千所教学设施、师资水平和学生素质等在省内外享有声誉,每年为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4000多名。

莆田景点

�� 东岳观:位于江口镇新街中心,创建于元代至元二年(1336年),初时名“佑圣观”。附近有迎仙桥、锦江春色、迎仙寨、戚公祠、锦城阁等胜变迹。

东吴石塔:又称吉蓼塔,位于湄洲湾北岸东埔乡东吴村,它雄居秀屿港主航道要冲,是古时入港的主要航标。塔内有曲尺形石阶通往塔顶,游览者可凭借登高,倚栏远眺,秀屿港湾,尽收眼底。

�� 三会寺:位于仙游县城西5公里龙山下,相传古时有三龙相会于此,故名。寺内还有清康熙十二年翰林学士黄起有撰写的重建三会寺碑文等。

大宗伯第:是明代礼部尚书陈经邦的府第,位于城厢区长寿街庙前路(俗称铁树里)。

�� 夹祭草堂:在莆田县新县乡巩溪村的夹祭山上,离市区北面约30公里。草堂原为名副其实的草屋。

风土人情

�� [节庆饮食] 大暑食荔枝、羊肉。荔枝是莆仙第一名果,兴化郡城因而雅称荔城。大暑食羊肉,是莆田又一节令食俗。莆田民间认为大暑这一天要把热气发透,全年方能无灾无病。因而莆俗在大暑日专食羊肉、荔枝。

七月半食金果。金果是莆仙民间过中元节的主要供馐。

�� 中秋食月饼、芋头、米粉、栗子。中秋食月饼,是我国各地的普遍习俗。莆俗中秋也备月饼。同时,莆仙民间过中秋最普及的食物是煨芋头、炒米粉、板栗拌猪瘦腿肉,俗称“芋君米粉炒”。

�� 重阳节食九重果。重阳节莆俗吃“九重果”,饮“菊花酒”。

�� 冬至食糖丸子。莆俗冬至前夕,全家人要围在一起搓丸。

�� 除夕食红团。莆俗民俗中,红团是象征喜庆和团圆的。

�� [划龙船] 端午节前后,莆田一带有划龙船习俗(赛龙舟),意为纪念屈原,庆祝丰收,祈求平安。划龙船不但东花有,莆田南北洋许多地方都有端午划龙舟习俗,一直沿袭至今。近年不但有男子龙舟队,还有女子龙舟队,龙舟竞划,为端午节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气候特点

�� 莆田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o-21o,年均日照时数1995.9小时,无霜期300-350天,年降雨量1000-1800毫米,常年多为东南风,气候宜人,温暖湿润,终年鲜花争艳,四季佳果飘香。

土地面积

�� 面积3781平方公里,人口270.34万; 其中市区面积139平方公里,人口30.49万。其中归侨和 侨眷近10万人